《党建研究》杂志2019第11期:冯伟泉:走心走事走群众 解急解忧解难题

来源:伊春党建   时间:2019-11-15  

编者按:中共中央组织部主管《党建研究》杂志2019第11期发表伊春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市委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冯伟泉署名文章《走心走事走群众 解急解忧解难题》,从四个角度阐述伊春市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开展“走流程”情况。现将全文编发如下:

1573786099800273.jpg

工作流程是指某项业务从起始到完成,由多个部门、多个岗位、经多个环节共同完成的完整过程。领导干部“走流程”,就是各级领导干部站在企业和群众的角度体验办事环节、感受营商环境、办理民生事项,不断找痛点、通堵点、破难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黑龙江省伊春市把领导干部“走流程”作为检验初心使命的重要举措,从市委书记做起,市、县(市、区)两级党员干部以普通群众的身份办事“走流程”,走出了受教育、讲担当、抓落实的好方法,走出了即知即改、立行立改的好作风,让群众真切感受到主题教育带来的新气象新变化。

一、出机关、进基层,将心比心体验流程

长期以来,群众对办事流程有意见、不满意,问题出在哪儿?必须亲身体验才知道。领导干部多操心,群众就能少揪心。“走流程”只有心系百姓、身随心走、身到心到,才能体会到群众在办事过程中的感受。市委坚决贯彻省委要求,组织党员干部走出机关、走进流程,并充分考虑党员干部因出生地、工作地和分管领域的差异,探索了一套适合本地特点的走法。一是体验式“走流程”,知群众所思所盼。以“领导干部的一天”为主题,市、县(市、区)以及相关部门主要领导带头走进窗口单位、办事大厅,徒步到景点、广场、菜市场、小区物业、养老院、公交卡办理中心,发现交通出行、老旧小区物业服务等立行立改问题161个。二是暗访式“走流程”,促问题真改实改。各级领导干部采取不打招呼、突击暗访等形式到窗口单位查问题、听真声,发现服务不优、效率不高等问题135个。对脸难看问题,严肃批评教育;对设备技术不完善的,落实整改措施;对流程衔接不畅的,规定优化时限。采取设置满意度打分器、服务岗位红榜等措施对整改落实跟踪问效。三是结对式“走流程”,让服务便民利民。通过代办、帮办和与信访户、贫困户结对子等方式参与“走流程”,认领化解民生领域信访积案,找准办事流程问题,推动服务提质提效。注重压实责任,一把手、各级领导班子成员和有关中层干部认真履行“走流程”第一责任。

二、找“断点”、治“断层”,多措并举打通流程

开展“走流程”,必须明确走的目的、走的方式、走的内容,才能查实找准问题、推进整改落实。伊春市着眼于优化办事流程,市委“打样”、县(市、区)委“对标”,全面推开,迅速升温,产生了一定影响。一是坚持领导带头。市委主要负责同志以普通市民身份办公交卡、乘公交车、打出租车、挂号就医,发现办卡收费不合理等10个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深入住房公积金窗口、自然资源局窗口、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文化综合执法支队办理相关业务,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意见。通过以上率下,全市10个县(市、区)领导班子成员深入112家单位“走流程”,体验办事流程424次,查找问题687个,提出改进措施及意见建议795条,立行立改问题472个。二是坚持部门联动。对具有管理、审批、服务职能的部门和窗口单位进行摸底统计,组织指导各有关窗口单位、服务行业的党政领导,采取暗访方式,到所属服务窗口、办事大厅体验办事流程,自我查摆、自我整改。全市103个市直党委(党组)领导班子成员开展了“走流程”工作。市自然资源局针对不动产登记及建设项目办事流程,将原来规划、国土两个部门串联审批调整为并联审批,大大压缩了办事时间。三是坚持考核促动。将领导干部“走流程”纳入党政领导班子工作实绩考核,作为党委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考核的内容。建立常态机制,明确各级领导干部“走流程”职责任务,要求各地各单位每年民主生活会前至少开展1至2次集中“走流程”工作,并通过常委会议、书记专题会等形式,听取情况汇报,持续做好问题整改公示,开展专项巡察考核,以“走流程”引导领导干部加深对初心使命的把握和践行。

三、从“三走”、到“三上”,靶向施治优化流程

“走流程”贵在走心走事走群众,重在解急解忧解难题。伊春市设计任务表,明确标准,提升效果,让群众看到切切实实的变化。一是上会研究部署。市委召开常委会议听取“走流程”情况,审走的记录、改的进度,进一步落实领题责任人和答题时限。各县(市、区)和有关部门共召开会议70余次,及时反馈问题、研究情况。二是上账整改推进。制定市级党政领导班子成员“走流程”发现问题整改台账,细化整改措施72条,明确了22家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逐项抓好整改,逐一对账销号。三是上报通报结果。通过社区公示栏、信息简报、《伊春日报》,将问题整改情况进行公示。目前,市级党政领导成员“走流程”整改问题情况在《伊春日报》进行了公示,各地各部门“走流程”整改情况也以不同形式进行公示,做到开门抓整改。

四、戒形式、树形象,实实在在走进流程

领导干部“走流程”是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一个重要举措,也是开放式抓教育、检视问题找差距、为民服务解难题、推动工作抓落实的一个有效载体。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探索,走出了好形象,推动了全市主题教育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但“走流程”必须持之以恒,认认真真走完全程,决不能象征性地走走看看,否则不可能发现问题,甚至适得其反,走出不良影响。一是力戒形式主义,不能做做样子、走走过场。党员干部无论是走进涉企涉民服务大厅,走进民政、医院、学校服务窗口,还是走进公交、公园、景区、景点服务单位,决不能简单地转一转、看一看,要按照流程一步一步走全程,用百姓视角看流程,才能发现短板、找准弱项。二是力戒官僚主义,不能当官老爷、摆官架子。党员干部“走流程”要以办事群众的身份,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通过办一件事、交一次费、补一张卡、看一回病,走一走办事不求人行不行,看一看“四零”服务虚不虚,想一想“最多跑一次”承诺实不实,才能深深地感到不走不知道、一走吓一跳。三是力戒过关思想,不能应付了事、一走了之。党员干部“走流程”永远走在路上,是作风建设的必然要求。要注意总结经验,做到发现一个漏洞、解决一类问题、优化一个流程、固化一套机制,纳入党员干部述职考评和目标考核。对党员干部“走流程”,要建立纪实档案,详细记录时间地点、体验事项和发现的问题,以及提出的整改措施,同时强化督导检查,确保“走流程”不作秀、不虚空,这样才能推动党员干部不断加深对初心和使命的领悟。实践证明,“走流程”,走的是思想路线、群众路线,找的是工作差距、落实差距,揭的是工作短板、服务短板,解的是基层之难、百姓之难,改的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党员干部通过“走流程”,走出了践行初心使命的硬作风,走出了全心为民服务的真情怀,走出了忠诚干净担当的好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