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生命书写忠诚之魂

来源:伊报新媒   时间:2020-01-21  

用生命书写忠诚之魂

——记全市优秀共产党员卢彦斌

徐同妍

他走了,走得那么突然,带着未竟的事业和对服务退役军人工作的无限眷恋,带着对亲人的不舍和愧疚……

2019年12月25日,人们沉浸在迎接新年的喜悦中。爱岗敬业的好干部、平易近人的好同事、忠诚担当的好丈夫、慈眉善目的好父亲,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卢彦斌因长期加班,积劳成疾,引发高血压、心脏病,最后倒在了工作岗位上,经抢救无效,永远离开了他挚爱的事业、眷恋的亲人。

46岁,正是人生最美好的年华,他的生命却永远定格。办公桌上,还摆放着他没来得及签批、修订、整理的文件。同事们无法相信,这竟是他最后一次战斗在工作岗位上。此番一别,天人永隔。

一个人,究竟有着怎样的责任担当,才会在他短暂而光辉的人生中,书写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一个人,究竟有着怎样的付出,才会在他猝然离世之后,不计其数的人纷纷赶来为他送行?一个人,究竟有着怎样的人格魅力,才会在他离开这个世界后的日子里,每当提起都会潸然泪下?

“你们先走,我再干一会儿,路上注意安全。”

2018年12月,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挂牌成立。经过组织层层选拔,考虑卢彦斌同志在民政战线工作24年,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委派他到退役军人事务局着手前期筹备工作。

2019年1月,卢彦斌被正式任命为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此前,他曾先后在铁力市民政局任办公室会计、文秘股股长、副主任科员、副局长、主任科员,市民政局优抚科科长、社会福利科科长,市双拥办主任。

退役军人事务局是一个刚刚组建的部门,一切都要从零开始。机构组建之初,卢彦斌忙着研究起草各种规章、制度、方案、通知,包括置办办公用品、配套设施等,他带领5名同事为退役军人事务局的组建和筹备立下了汗马功劳。目前,事务局已经是由39名工作人员组成的庞大队伍,而遗憾的是他却退出了这份守护军魂的神圣岗位。

“白加黑,五加二”,组建之初那段时间,他几乎每天都工作12个小时以上,没有一天是准时下班的,没有哪个周末不是在办公室度过的。

“每天早晨到单位,总是看到卢局已在办公室忙开了,中午也经常不回家,傍晚我们下班时,他依然在忙碌着,提醒他该下班时,他总是说‘你们先走,我再干一会儿,路上注意安全。’”拥军优抚科副科长刘国辉形容他是最不容易被人忘记的人。

周末,妻子高文英劝他在家休息休息,可他坚持去单位加班:“周末心静,工作效率高,部门刚成立,需要完成的工作还有很多,就指着这两天出活呢!亲爱的,就不能在家陪你了,照顾好自己和儿子!”

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唐海军因他去世深感惋惜:“彦斌为了退役军人事务局的工作付出了大量的心血,我没到任时他就已经在筹备各项工作了,是我最得力的助手,工作交给他特别放心,就在彦斌去世前几天,不仅连续加班筹备全国双拥模范城‘七连冠’工作,还起草了《伊春市为立功受奖现役军人家庭送喜报工作实施办法》《关于进一步增强军人荣誉感的实施意见(试行)》,任何工作和文件只要是出自他手,质量和效率肯定都是最高的。”

拥军优抚科科长赵丹与卢彦斌一起工作10年,桌对桌、面对面工作4年:“卢局长业务能力特别强,我非常敬佩他,精通所有政策,不管是问到哪个政策文件,他总是张口就来。2010年12月,卢局和我都在民政局优抚科工作,他加班加点,花了3个月时间,编发了全市《双拥优抚安置政策法规汇编》,全书共419页,110份文件,20余万字,涵盖了国家和省市相关政策问答,到现在我工作中遇到问题还会随时翻阅,已经被我翻得破旧了。”

民政局副局长王东臣形容他人虽然不高,但力气不小:“彦斌集体荣誉感特别强,每次劳动不管脏活累活总是冲在最前面,瘦小的身躯里充满了无尽的能量。”

“一次清雪,卢局见有一块脏冰无人理会,便拿起镐刨,彻底清理干净,劳动结束时我见他身上溅的都是脏冰碴儿,他拍拍脏东西继续投入到工作中。”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付佳琦评价他从来都没有领导架子。

“卢局是我们年轻人的好前辈,讲政治、顾大局,2018年6月全省养老招商推进大会在伊春召开,我们分到一个组,不管是对外联络、会议起草、会务安排他都主动承担,亲力亲为。同时,别的工作组有工作难题,他都主动去想办法帮助解决,为单位的事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民政局慈善社工科副科长赵晶回忆。

同事们回忆在面对信访人缠访、闹访时,他总是心平气和的与他们谈心,沏一杯热茶,询问他们的难处,稳定他们的情绪。

由于服务对象特殊,上访军属有的年龄偏大,他还自备药箱,里面装有血压仪、常用药、救心丸等,以备不时之需。

“任务重大,责任重大,同事们都在,我更不能离开。”

在卢彦斌心中,工作永远是第一位的。

他工作勤勉忘我,经常加班到深夜,累了就在办公室的沙发上躺一会儿再起来工作,不熟悉情况的人误认为他的办公室是单位的值班宿舍。

长期夙兴夜寐,早已在他的身体里埋下了健康隐患。

同事提醒他要去检查身体,可他总是说:“任务重大,责任重大,同事们都在,我更不能离开。”

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不仅是对地方的建设锦上添花,更是对部队的发展添砖加瓦,这个全国性荣誉对于地方是拥军优属的最大肯定,更是部队对于地方拥政爱民的一针强心剂。

同事们回忆,去世前一天下午下班后,卢彦斌与局长以及3名同事为筹备市双拥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加班至深夜12点多,第二天7点半就到单位准备同局长到市政府向主管领导汇报会议筹备工作进展情况,他感觉身体不适,血压升高、头晕,向唐局长请假不能陪同去汇报,局长让他放下手中工作去医院检查,他嘴上答应着,便去邮箱中查看各单位上报的双拥材料。

2019年12月25日是税务代开发票最后一天,有份“两节”走访慰问购销合同必须签完,规划财务科科长付佳琦去办公室找过他四五次:“每次找卢局汇报工作时,他都在接信访人员和优抚对象的电话,乌翠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也来找他请示双拥工作的相关事宜。”

妻子高文英见他早上出门时就说难受,期间也多次打电话、发微信询问身体情况,催他去医院:“手头工作先放一放,我回家取医保卡陪你去医院检查。”

“有个春节走访慰问的合同今天上午必须签完,耽误不得。基层单位来办事不容易,不能让他们来回跑,我坚持下处理完手头的工作就去医院。”

身体不适感加重,他到值班室躺下等着签合同。期间,赵丹、冯天宇等人来到值班室,看到他咬着牙、皱着眉,脸色苍白,心疼地说:“卢局,病成这样还不去医院,你不要命啦!”边说边要送他去医院。

“头有点疼,胸口也不太舒服,躺下缓一会就好了,签完合同后就去,我真的没事,你们快去忙工作吧。”对同事们露出和蔼可亲的微笑。

卢彦斌10点55分签完合同,准备下楼回家,办公室主任刘振慧在楼梯拐角处见他面容憔悴:“卢局,您这么难受,我送您去医院。”

“大家都很忙,都在筹备会议,我没事,自己开车回去就行”。

他坚持和妻子回家取医保卡,在上楼时状态非常不好,脸色发紫,呼吸困难,妻子高文英见此症状急忙拨打了120,经抢救无效后死亡,伊春市第一医院120急诊中心医生确诊为心源性猝死。

出殡的当天,省厅领导、基层单位、部分优抚对象,甚至一些上访户闻讯也纷纷赶来为他送行。

在他的办公桌上堆放着一尺多高的双拥、优抚等相关材料,每一份材料不知凝聚了他多少心血和汗水,从格式到内容,他都细细研究,逐一把关。在他桌案上、电脑里、记录上显示着他惊人的工作轨迹,这些工作轨迹是他用生命书写的人生轨迹,也是爱岗敬业的最好见证。

他始终把民生放在心头、扛在肩上,惠民政策紧紧抓在手中,在他负责开展关爱功臣、健康、安居、追思、爱老工程的“五项工程”工作中,得到了省民政厅的肯定和宣传。

在铁力民政局工作期间,他先后10余次拒收要求办理低保待遇的群众礼金。每当卢彦斌同志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后,群众有的拿来自家生产的鸡蛋、蔬菜来感谢他,但是都被他拒绝了,实在没有办法,他就按照市场价格买下来。

他那以身作则、亲力亲为的工作作风,无不带动和鼓舞着周围的同事们,他出色的工作业绩也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充分肯定和一致好评。

2006年8月,他撰写的《新时期的弱势群体及其对社会保障的需求》一文被黑龙江省民政厅民政论坛评为优秀论文三等奖。

20年来他多次被授予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信访工作先进个人、五一劳动模范、全市民政系统先进工作者、双拥工作先进个人等20多项荣誉称号。2011-2015年连续5年被评为优秀公务员,个人记三等功一次。

“不用留我名,这些孩子都不容易,能帮一点是一点。”

今年,退役军人事务局先后通过公务员考录、遴选、优选、事业单位招录近30人,异地的同志居多,他主动与军休所协调,置办了4张床铺,解决同事们住宿难的问题。

据妻子高文英透露,卢彦斌是一名孤儿,6岁母亲去世,20岁父亲去世,从小跟随哥嫂生活,家庭条件比较艰苦,也养成了他自立自强、乐于助人的品格。由于工作岗位的特殊性,总是能结识贫困家庭的孩子,便给予他们力所能及的帮助,他曾经帮扶过两名贫困学生,如今两个孩子都已长大成人。

“对于贫困生的我,当年若没有卢叔的帮助我根本上不起大学,完成不了学业。卢叔自掏腰包从我上大学一直资助到研究生毕业,这7年卢叔资助我1万多元,我真的非常感激卢叔,他是这个世界上我认识的最好的人!卢叔的儿子以630分的成绩考入了哈尔滨工业大学,未来的路还很长,今后我会尽最大的努力去帮助卢婶和弟弟。”资助生王翠翠得知此事异常惊讶,怀揣悲痛的心情。

当资助生陈飞得知此事时,怀着悲痛之情写下了一封感谢信:“我们相识于一场‘被安排’的见面,卢叔每学期都会来看望我和妈妈还有妹妹,自掏腰包给我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过年过节会买一些米面肉接济我们生活,让我们过年也能吃上一顿有肉的饺子。在我上大学开学前一个月,卢叔又一次帮了我,他四处组织当地干部与商户给我捐款,那一次我拿到了1900元,圆了我的大学梦。如今已经毕业10年,经过不屈的奋斗,我在北京二环有了自己的房子和车。这么多年卢叔没有收下我一针一线,每次过年回家,我都会从北京带一只北京烤鸭,可是卢叔每次都拒绝见面。”

“彦斌走的太突然了,他为人特别好,记得我负责慈善总会工作时,卢彦斌连续3年自掏腰包给了我六千多元,还告诉我‘不用留我名,这些孩子都非常困难,能帮一点是一点。’其中有个叫曾忠华的帮扶对象,当时彦斌给我钱后,我就与这个孩子联系,这个孩子的感谢信和收据还在。”市民政局副局长何志萍在采访时流着眼泪,感到惋惜。

卢彦斌是出了名的好丈夫,好爸爸。平时再忙,只要能挤出时间,他总要在家陪家人,帮妻子做家务,给儿子做饭。一句常挂在嘴边的“什么时候不忙了,带着你们娘俩出去玩几天。”

如今却成了永久的遗憾……

心中有魂,脚下有根。卢彦斌的一生,是忠诚干净担当的一生,是奋力拼搏、砥砺前行的一生。

他用生命书写忠诚之魂,虽然卢彦斌同志已经永远离开了我们,但他的先进事迹与崇高精神却将长存,他的优秀品质和崇高精神,必将进一步激励全市各级党员干部以先进为榜样,不忘初心、担当尽责,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严实的作风、更加扎实的工作,履职尽责,为伊春改革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