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湖北 直击孝感】伊春市第一医院杨扬:“等我平安回来,娶你!”

来源:伊报新媒   时间:2020-03-01  

“等我平安回来,娶你!"这是2日12日去湖北孝感临出发前,杨扬与女朋友的一个约定!

微信图片_20200301112843.png

今年刚刚24岁的杨扬,是我市第一批援孝医疗队的一员,这位年龄最小,队员里唯一未成家的帅小伙,是伊春市第一医院急诊室有着5年工作经验的优秀护士。他告诉记者:参加这次支援孝感的战“疫”,这是他最值得骄傲也是最珍惜的!疫情发生后,因为年龄小未成家,父母反对,院领导拒绝了他的两次请战申请,就在院里下发紧急出发通知前,他终于做通了父母的工作,说服了在血透室作医生也要参战的女朋友留下,向组织递交了第三份请战书并获得批准!

微信图片_20200301112846.png

来到湖北应城,经过几天安全防护培训,16日杨扬就上岗了,被分配在应城市中医医院重症监护室做护士。每天杨扬要与同组另2名护士和医生负责重症监护室里6张病床上的危重病患6个小时的护理治疗工作。

每次接班进入ICU前2个多小时,他就不再吃东西喝水,为的是工作时不上厕所。这样可以节省防护服,更重要的是节省时间,因为一穿一脱就要一个多小时,病人耽误不起。为防万一,这位24岁的大小伙子也穿上了成人纸尿裤。

微信图片_20200301112849.png

ICU室工作和急诊病房里工作不一样,气管插管、支气管镜、吸痰、CRRT、静脉注射、上呼吸机等医学处置有些都是在急诊接触不到的,处置过程中因为防护面罩和护目镜限制了视线,戴着的三层手套影响处置时的手感,防护服或手套容易被仪器、设备弄破,感染也就在所难免。为保护好自己,处置好患者,杨扬仔细观察医生操作,自己动脑琢磨,很快成为了ICU室可独立操作的护士,共事的应城燕姐告诉他,安排他来ICU室护士长还怕他不适应,因为这里只有他没有ICU工作经验,没想到第二天就能上手操作了。伊春的小伙子,厉害!

微信图片_20200301112852.png

在ICU室每天当班的这6个小时,不但要执行医生下的医嘱,还要对患者各项生理指标进行每半小时监测记录,工作量繁杂,而且住进ICU的这些病患,都是极其危重的,没有意识和行为能力的,病人生活上的一切都需要他们处理。每天要为病人翻身清洁身体,处理屎尿,鼻饲管喂米汤等。虽然两个人(另位本地护士要负责所有病患处置的电脑录入)最多时照顾着6名患者,但也忙得没有半点闲。穿着密不透气的隔离服,戴着N95的口罩护目镜和防护面罩,4个小时不到就已经浑身是汗水,脚底下的鞋每天都是湿的……杨扬告诉记者,这些都不是他怕的,因为自己决定请战前,就通过新闻报道知道了这项工作的艰难,他怕的是有些重症病人无论自己怎么努力,都不能挽回地逝去……”

微信图片_20200301112855.png

18日晚,当班的他参加的一场抢救,在医护人员与死神争夺了40多分钟后,病人的生命体征平稳了,心跳与血压都恢复了。抢救过后杨扬还接起了患者一直响个不停的手机,是患者的女儿。当得知父亲住进了ICU,女孩大哭了起来,杨扬强忍着没有告诉她父亲的险情,安慰女孩放心,照顾好自己,她父亲会好起来的!然而,3天后病魔还是无情的带走了这名40多岁的父亲。接班时听到这消息,想到还满怀希望等着父亲的女孩,他非常难过。看到仍戴着呼吸机,等待照料的患者,他不停地告诉自己“放下悲伤,为了明天的希望,拼尽全力。这就是自己来这里的意义!"

微信图片_20200301112859.png

不分昼夜的轮换值班,繁重的工作及心理压力,让年轻的杨扬都没有更多的时间与父母和恋人联系,只能匆匆地在朋友圈里叮嘱“真的没有时间拍照发圈,各位一定不要掉以轻心,疫情还没结束,病毒仍旧存在,做好防护,有效隔离,让病毒没有机会,疫情才能尽快结束,我们才能早日回家,加油!我们一起努力”。

27日上午,记者联系上值完晚班正要睡觉的杨扬,这个妈妈眼里没长大的宝贝告诉我,昨天,他是第一次在2月这个季节看到下雨,昨天下夜班回酒店的路上,空气清新的味道让他嗅到了春天的气息,他,想家了,他希望在自己和全国的战“疫"人员共同努力下,新冠疫情能早点结束,让他能在美丽的夏季完成与恋人的约定……

(本报记者  诸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