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湖北 直击孝感】伊春市中心医院杜菊:情洒武汉 与樱花共舞

来源:伊报新媒   时间:2020-03-11  

“我来支援湖北,家乡的兄弟姐妹们辛苦了!在家乡他们也奋战在抗疫一线,他们保护着我们林城人民的健康,才有我们安心在武汉支援!”杜菊说。

杜菊是一名护士,2012年4月参加工作,32岁的她,已经工作8年,在市中心医院骨外二科从事临床护理工作。

2020年2月15日,杜菊作为黑龙江省支援湖北武汉第五批医疗队伊春市医疗分队中的一员,当晚11时就抵达湖北武汉,目前正在武汉沌口方舱医院工作,已经工作快一个月了。

杜菊在武汉市沌口方舱医院的二病区工作。该区原来一共有患者186名,每班护士需要照顾50名患者,主要是帮助患者做、取饭,打水,发药,收垃圾等一些事情。

刚开始进入方舱医院,工作量很大,每天脚不沾地为患者服务。如今,患者很大一部分都康复了,工作量减少,但杜菊是个闲不住的人,总能自己把工作安排得很满。

在最近的工作中,杜菊发现陆续好转的患者一批一批的出院,还不能出院的患者心里有了些许的浮动。

“看到同舱的患者有出院,恢复正常人的生活。相信大家都是从心底里高兴。但是还没出院的患者,心里很急。外面春光灿烂,美好的生活,谁不向往呢?大家都急切的期盼能早日出院。”

于是,安抚好还没有康复出院的患者,成了她给自己定制的工作任务之一。

一位78岁的大爷患了新冠肺炎,每天都是杜菊照顾他。大爷看着身边的病友都出院了,自己很着急。他对杜菊说,他有一个孙女,和杜菊差不多大。大爷看见杜菊就好像看见自己的孙女一样,每天都问杜菊,他啥时候能好。“他着急想快点好,说很想自己的孙女和其他家人。”

为了排解大爷着急出院的焦虑和思念亲人迫切的心情,杜菊一有时间就找大爷聊天,拉一拉家常。有一回,大爷认真地说,要给杜菊介绍对象。“杜菊,你别回伊春了,做我们武汉小伙儿的媳妇。我让我孙女给你介绍个武汉小伙儿。这样咱们就可以一直在一起了,不用分别啦!”他说,伊春姑娘好,武汉小伙儿也可棒了,正好是一对。

杜菊告诉大爷,她早就结婚了,孩子都5岁了。大爷尴尬地笑过后,开始担心杜菊的女儿。追问:“你来武汉了!孩子怎么办,想不想你?”

杜菊压低声音说:“孩子有她爸,我放心。我是护士,我肩上有责任,必须做好本职工作。”

但是大爷好像看穿了杜菊,“你不想孩子才怪呢!你结婚了不要紧,不能留在武汉。大爷病好了,可以上伊春去看你,看看你的家乡有多美!”

杜菊人在武汉,给武汉患者带去温暖。但是杜菊也心系家乡,每天休息的时候她都会和身在家乡的同事们在微信上沟通。

“记得我们出发来武汉支援的时候,伊春已经有一个确诊病例,我总是不放心。再就是,我十分担心家乡奋斗在抗疫一线的同事们,听不到他们的消息,我也着急。我们出来支援武汉,同事们的工作就繁重了。特别是我们科护士长在医院防控的一线,每天总是在一分院和总院之间奔波。她每天管理一分院的门禁,还要为一分院的患者运送血标本检查到总院,她真的也很辛苦。”杜菊说。

在微信上,杜菊除了嘘寒问暖,还常常把自己在方舱医院学习的一些防护知识,和同事们交流。虽然人不在一起,但她们决心一起携手抗击疫情的心,紧密相连。

“出门大家随身携带一个小喷壶,装一些酒精,随时方便消毒;出门穿的鞋不要穿回家里,在家里以及工作单位做好分区,污染区,半污染区;自己清洁区,最好不要用手机套,手机套材质不同有的,有砖石、有的是绒面材质的,消毒不彻底……”凡此种种,每天都得说几句,她才安心。

如今,武汉方舱医院喜报频传。各地均有方舱医院“关门大吉”的好消息。杜菊和她的同事们十分高兴。杜菊所在的武汉沌口方舱医院目前也是每天“只出不进”,患者一天一天在减少,不知不觉也离“关门大吉”一天一天的近了。

发稿时,记者了解到,杜菊所在的武汉沌口方舱医院,进入休舱状态,杜菊和医疗队员们在驻地等待新的安排。

杜菊住在武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全季酒店,每天都坐公交车去上班,透过公交车的玻璃,她看到了武汉街头樱花已经悄然绽放,正迎着春风,沐浴着阳光,在枝头摇曳起舞……“武汉的风景真美,真心希望明早起床全国的疫情,宣布结束了。钟南山爷爷告诉我们,可以不戴口罩出门了。我们一起走上武汉街头,呼吸新鲜的空气,与樱花共同起舞。”杜菊欢喜地说。

(本报记者 王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