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伊春日报 时间:2022-12-27
托起幸福“夕阳红”
我市民政部门进一步创新养老服务模式
本报记者 田凤娇
老人在投篮机前娱乐。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优化孤寡老人服务”“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
我市民政部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新时期老年群体新期盼,不断完善养老服务功能,不断创新养老服务模式。
日前,在市社会福利院,冬日暖阳洒满窗户。记者看到,在投篮机旁,两位80多岁老人进行着投篮比赛,看着投篮机上滚动的数字,1、2、3…50,过关啦!旁边加油的老人们雀跃欢呼着。在台球厅里,也总是有预约的球友们在等待着下一场比赛。
这里的房间干净整洁,阳光厅中永远都是绿意盎然,员工和老人的关系不像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呈现在我们眼里的景象,倒是像周末与父母团聚温馨的场面。所谓“老有所依”,在这里是“真情相依”!无论是哪位老人身体小恙的,都会有众多的“邻居”来送温暖。
同样,做好居家养老服务,也是我市民政部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有效办法。
孟庆德老人是大箐山县朗乡镇铁路社区的居民,以前时间难打发是他的“头疼事”。随着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的建成投用,孟庆德的“头疼事”解决了。每天闲暇之余,他和几个老伙计就成了日间照料中心的常客,这里俨然成为了他的“第二个家”。孟庆德老人高兴地说“日间照料中心为我们提供生活照料、医疗保健、文体娱乐、精神慰藉等这么多项服务,再也不用担心每天怎么过了,有时在中心一待就是一整天”。
丰林县的张大爷卧床1年了,儿女上班忙,家里一直都是63岁的老伴儿李淑丽照顾。如何能够正确、专业的对张大爷进行护理,成了李阿姨最揪心的事儿。听说市民政局组织了免费面向失能老年人家庭照护的线上培训,李阿姨赶紧打来电话报名参加。在培训班里,李阿姨和全市550名失能老年人家属共同学习了《失能老年人日常生活照护》《老年人中医养生照护》《老年人应急救护》等多门课程。李阿姨还通过了培训结业考试,她自豪地对记者说:“这个培训真是‘及时雨’,我学到的知识又实用又生动,感谢党和政府,给了我们这么宝贵的学习机会,让我学以致用,老有所为”。
今年,市民政部门牵头多部门不断完善养老服务政策体系。截至目前,全市共完成养老服务用房配建5万平方米,实现了养老服务用房配建率100%;伊美区助老餐厅已经运营,汤旺县老年助餐点进入了试营业阶段,其余县区老年助餐建设均在有序推进中;135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正在进行中,即将纳入智慧养老平台进行日常管理,随时接受老年人呼叫应答。
到2023年底前实现公办养老机构县级全覆盖,建成10个养老综合体、20个助老餐厅,全力打造15分钟养老服务圈……一幅“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最美夕阳红”的幸福画卷正在林都大地上铺展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