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里课堂”让老党员及时“充电”

来源:伊春日报社   时间:2022-11-30  

“邻里课堂”让老党员及时“充电”

大箐山县朗乡镇铁路社区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见闻

本报记者 范皓月


铁路社区党总支书记吴春梅为老党员于晓春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

本报记者 范皓月 摄

编者按:为深入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走进基层、走进群众,进一步凝聚党心民心、鼓舞奋进力量,本报在“二十大精神进基层”专栏的基础上,今起开设“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专栏。集中报道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立足本职岗位、扎根基层一线、认真履职尽责的生动实践,进一步激励全市人民坚定信心、同心同德、埋头苦干、奋勇前进,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继续创造新伟业,赢得更加伟大的胜利和荣光。

“总书记说,新时代的伟大成就是党和人民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这些年我们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就是新时代伟大成就的一个缩影。”当吴春梅说到此处,85岁的老党员钱振荣和老伴有感而发地说:“有党的好政策指引,我们就能在新征程上创造出新伟业。相信我们的国家会越来越强大,老百姓的生活也一定会越来越好。”

动情的讲述、鲜活的内容、真诚的互动……连日来,大箐山县朗乡镇铁路社区党总支书记吴春梅带领支部党员和文明实践站志愿者把“邻里课堂”开到辖区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老党员家中,用通俗的语言传递“党音”,把“书面语”变成“家常话”,把党的二十大精神送进寻常百姓家。

铁路社区依托理论宣讲“细胞”阵地,把讲理论与讲政策、讲道理、讲故事相结合,将“被动式”听讲转变为“互动式”交流,将大道理转化为“小故事”,让党员和志愿者讲身边事,将党的二十大精神与自己的亲历、亲闻、亲为相结合,用群众熟悉的话语和喜欢的表达形式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说清楚、讲明白,与老党员分享报告感悟,真正让老党员做到学习“不掉队、不漏学”。该社区党总支还定期组织党员上门了解老党员的生活状况、身体情况和思想近况,面对面谈心谈话,动员老党员积极为社区建设建言献策,继续发挥余热。

老党员于晓春身体虚弱不能参加社区活动,社区党员和志愿者就经常上门送“理论套餐”,为老党员读报纸、讲政策,面对面宣传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既“接地气”,又让人愿意听、听得懂、能领会,他高兴地说:“我们这一代享受了一辈子党的好政策,非常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感谢我们党,我一定认真学,做一个‘不掉队’的老党员。”

“作为社区干部,我们在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同时,也时刻牢记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秉持为民服务的宗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弯下身子,用心、用情、用力为民办实事、办好事,努力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优秀成果转化为为民服务的生动实践,真正把党的理论传达到老百姓心里。”社区党总支书记吴春梅说。

该社区党总支以“邻里课堂”为切入点,丰富宣传载体,创新学习形式,坚持“线上+线下”宣传相结合方式,充分发挥微信群、“学习强国”等线上载体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融合作用,同时鼓励社区党员干部和志愿者们开展线下宣讲,努力将宣讲内容从“高大上”变得“接地气”,不仅让老党员及时“充电”,还帮助广大群众知晓党的政策,让党的二十大精神在林区大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