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鸣矿业尾矿砂泄漏污染物钼得到有效控制 “不让超标污水进入松花江”目标能够实现

来源:伊报新媒   时间:2020-04-13  

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
鹿鸣矿业尾矿砂泄漏污染物钼得到有效控制 “不让超标污水进入松花江”目标能够实现

我市就应急处置情况答记者问


本报讯(记者 郭盛起)“经过14天昼夜奋战,伊春鹿鸣矿业尾矿砂泄漏的特征污染物钼已得到有效控制,依吉密河钼浓度总体大幅下降,但受清污工程搅动影响微量超标;11日凌晨3时监测数据显示,呼兰河钼浓度全线达标。可以肯定地说,‘不让超标污水进入松花江’的应急处置目标能够实现。”4月11日下午,省政府新闻办在哈尔滨举行新闻发布会,省政府副秘书长李明春对鹿鸣矿业有限公司尾矿砂泄漏事件处置的措施和进展情况进行新闻发布。我市、绥化市和国家环境应急专家组就应急处置情况答记者问。

发布中说,3月28日13时40分,伊春鹿鸣矿业有限公司钼矿尾矿库4号溢流井发生倾斜,导致泄水量增多并伴有尾矿砂。事件发生后,时任生态环境部部长李干杰第一时间作出批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省委书记张庆伟作出批示,并一直关心、指导事件处置工作;省长王文涛提出明确要求,4月9日下午又到现场调研。省政府及时启动了环境应急二级响应机制,成立了以副省长徐建国为总指挥的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部和前线工作组。生态环境部副部长翟青率30余位生态环境专家赴现场指导。这些天来,翟青副部长、徐建国副省长一直日夜奋战在一线上。

发布中说,指挥部统筹调度省直各部门以及伊春、绥化市政府等各方力量,在依吉密河和呼兰河两个战场,分别实施了“污染物控制”和“污染物清洁”两大工程,昼夜奋战,目前看应急措施得力,成效明显。一是封堵漏点。3月31日6时45分,成功封堵漏点,切断污染源。目前正对4号溢流井进一步加固封堵,确保尾矿库安全。二是筑坝截污。在依吉密河实施“污染物控制”工程,先后构筑18道拦截坝,全力阻截污水团下移,以空间为下游治理换取时间。 三是絮凝沉降。在呼兰河实施“污染物清洁”工程,设置15个处置点位对污染物进行吸附和絮凝沉淀处置,加速污染物自然沉降过程,降低污染物浓度。四是全面清污。组织涉事企业、流域沿岸的地方政府,动员当地人民群众,采取专业化、机械化和人工清除相结合的方式,正在全面开展河道清污,彻底把污染物从河流中清除。五是保障居民饮水安全。在依吉密河、呼兰河区域,铁力市供水受到一定影响,其他地区用水安全。事件发生后,铁力市及时关闭了第一水源地,在48个小区设置临时供水点,同时迅速完成第三水厂升级改造工程,并加快第一水厂地下水源建设。目前,铁力市城市供水逐步恢复正常。在此次环境事件应急处置过程中,始终坚持信息公开透明,沿整个河道设置了13个监测断面,每天通过网络平台公布数据。通过这些数据大家可以看到,主要特征污染物钼的数据每天都在发生向好变化。在这次事件处置中,指挥部突出科学治污、精准治污,充分发挥了专家组作用。

国家环境应急专家组组长、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宋永会答记者问时说,事件发生后,事件发生后,生态环境部迅速组织环境应急与事故调查中心、松辽流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等单位,以及相关单位的应急技术专家,组成生态环境部应急指导组,第一时间赶到伊春尾矿泄漏事故现场,与黑龙江省应急指挥部一起,指导推动应急工作。一是成立了专家组,负责研判事件污染形势、研究制定污染控制方案、指导帮扶现场应急治污;二是加强应急监测,由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松辽流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指导帮扶应急监测工作;三是成立综合协调组,保障国家与地方工作形成合力。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指导帮扶应急监测,及时为应急工作提供基本依据;共商研判污染形势,支持应急指挥决策;研究提出应急技术方案建议,支持应急工程建设;现场技术指导,保障应急工作顺利进行。

市政府副秘书长闫立海就鹿鸣矿业有限公司尾矿砂泄漏事件应急处置情况答记者问。回答中说,鹿鸣矿业有限公司尾矿砂泄漏事件发生后,伊春市委书记赵万山、市长韩库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迅速调集力量,全力开展应急抢险和处置工作。建立应急指挥体系,争分夺秒封堵泄漏点,全力实施拦截导流削污,千方百计保障铁力市供水,全面启动河道清污工作。下一步,伊春市将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省指挥部的部署,加快河道清污工作,确保汛期到来之前完成任务,达到环保标准,不发生次生灾害。全面抓好受过水影响农户备春耕生产,逐户逐地开展精准排查,采取有效措施,抢抓农时、不误春耕,最大限度减少农业生产损失。切实加强安全生产监管,统筹推进河道、林地、农田修复治理,全力把环境影响程度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