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砺干事创业硬作风 凝聚转型发展新动能

来源:伊春日报   时间:2020-09-25  

磨砺干事创业硬作风 凝聚转型发展新动能

——全市深化干部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综述

霍震 卫国 宋慧 许斌


这是一次深刻的新时代、新思想、新作风集成的党课。

这是一次授课人、听课人目标定向的永无止境的党课。

年初,市委统筹疫情防控和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在落实省委的部署要求和专题培训会议精神中,结合实际,不搞简单的“复制粘贴”,启动就以目标定方向,推进就以标准定质量。

——党员干部是主角,人民、企业是主体,市委在作风整顿中以标准定质量的政治决策为实践党课定基调。

——聚焦党员干部“怠政不为”“工作跑粗”“旧账乱象”“慵懒僵化”“落而不实”五类突出问题,以“五整治”校正干部作风,以“五细”锤炼干部作风。

——聚焦阻碍发展、破坏环境等重点问题,深入开展“八个专项整治”,处理了一批不守纪律的党员干部、解决了一批民生领域的热点难点问题、助推了旅游产业提档升级。

全市干部作风不断转变,营商环境不断优化,经济社会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干部队伍的干事创业活力充分迸发。


顶层设计与顶层表率双推进


坚持问题导向,坚持效果导向。市委强化顶层设计,更注重发挥顶层表率推进作用。

市委以严细的《2020年全市深化干部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亮明高标准的政治态度,问题导向重点明确:治理怠政不为、工作跑粗、旧账乱象、慵懒僵化、落而不实。围绕五方面问题,精准画像,为解决重点问题提出了3个方面16项具体措施,即:开展八项整治、推进四项改革、健全四项机制。明确牵头部门和责任部门,明确时限和要求。

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目明。

稳就业是民生的本,中小企业是就业的基,市委书记赵万山以“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为突破点,深入伊春金北药制药有限公司调研,在听取关于芩暴红止咳口服液儿童用法用量的研究汇报后,从依靠科技创新提高供给质量增强发展后劲上,建议市科技局连续四年,每年下拨75万元作为金北药公司的科技创新经费。目前,芩暴红止咳口服液儿科新药已经完成药学研究,急毒长毒试验预计今年年底前完成。

市委常委班子成员围绕重点项目和企业需求,开展体验式、暗访式、专题式调研,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发展解决实际问题,使企业主体内生动力得到增强。上率下行,推动了两级领导干部“走流程、进景区”调研工作责任落实、工作落实、政策落实,通过“走流程、进景区”,发现问题45个,解决问题45个。

市委作风整顿领导小组办公室立即行动,印发了《关于持续整治党员干部不落实、不研究、不作为、不在状态、不守纪律方面突出问题的通知》《关于开展“业务大讲堂”实施方案》等系列文件,对重点工作专题研究、专项部署。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调研成果不断转化。市委、市政府出台《46条援企稳岗促就业政策》和《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21条实施细则》,近“水”政策,不但解了人民群众的近忧,更解了企业发展的远“渴”。金林区围绕14个重点项目,开展跟进式、督查式调研服务。其中,省“百大项目”6个,总投资26.8亿,已经完成投资50%、开工复工率83%;市级项目8个,总投资5.26亿,已经完成投资58.3%、开工复工率100%。


苦练“五细”内功,实干尽责“不走样”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市委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五细”工作要求,制定《市直机关“五细”要求落实工作实施方案》《“五细”工作要求落实办法》,明确重点,健全工作机制,实施“治低治粗治差”行动,开展“机关工匠”评选活动,同时,利用“初心讲堂”等巩固深化初心使命主题教育,带动“五细”蔚然成风。

活化载体促提升。结合“业务大讲堂”,创新“网上初心学堂”“基地初心课堂”“党校初心讲堂”三位一体学习载体。通过网上“初心讲堂”,累计举办业务知识专题讲座10期、机关党员讲微党课51期,全市机关党员干部超3.1万人次开展线上学习。组织机关党员到上甘岭生态教育基地参观学习3100余人次,引领党员干部明形势、敢担当、促转型。

监督指导强“五细”。对全市75家单位落实“五细”工作要求进行专题指导,针对存在的问题一对一下发《整改通知单》51个,要求限时整改。对17个窗口单位工作作风进行不定期抽查,对工作不在状态、违反工作纪律等问题进行监督问责并通报曝光,全市机关干部严格自律意识得到有效提升。

问题靶向转作风。注重从服务对象需求和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入手。金林区坚持生态优先,结合建龙西钢生产经营实际,协调推进余气余热再利用,投资62252万元的80兆瓦余气余热自备发电项目落地开工。市住房公积金经办中心与建设银行伊春分行合作,在大箐山县朗乡镇成立我省第一个乡镇级住房公积金服务网点。近日,市公积金智能机器人正式亮相市行政服务大厅,作为东北三省首个办理住房公积金业务的智能服务终端,可办理退休提取、对冲还贷、提前结清等多项公积金业务。市科技局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企业复工复产、推动科技创新券政策红利落地惠企,指导伊春药业等38家企业获得2020年度黑龙江省创新券使用资格。市人社局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办事流程102项,精简工作程序30个,实现了41个审批事项全部进入审批大厅办理,不断提升工作效能和服务水平。


持续整治“五不”问题,校正干部作风


校正干部作风关键是对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盯住“关键少数”,同一切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作坚决斗争。

市委聚焦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持续开展党员干部“五不”问题整治。组织开展了9轮督导检查,发现问题344个。

目前,全市共查处违反疫情防控纪律和作风问题192起,处理279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06人,免职5人,运用“第一种形态”处理173人,集中通报曝光典型问题9批次26起。并持续紧盯生态环境、扶贫、低保、住房等重点领域,严肃整治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共查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190起,处理302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263人;查处享乐主义、奢靡之风问题114起,处理118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05人;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116个,处理170人,党纪政务处分154人,组织处理16人,移送司法机关2人,集中通报了2批次10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案例和6起破坏生态环境典型案例。

市纪委、监委为了尽快扭转我市国家东北地区营商环境三方评价指标靠后局面,对评价指标涉及的25家单位负责人进行了集体约谈,从工作质效、担当尽责等方面提出新要求。

市委作风整顿办聚焦作风不实、服务不优、执法不公方面的突出问题,开办“党风政风热线”专题节目。9月4日上午10时,来自铁力市、汤旺县、友好区、市人社局、市税务局、市中心医院等地区和部门相关负责人在伊春广播电视台一楼演播厅里直面媒体问政,接受群众监督。现场听众热线电话不断,重点围绕道路交通、老旧小区、劳动就业、减税降费、医疗卫生、帮助企业复工复产等方面的问题进行提问和咨询,共收到网上提出问题15条,现场6个单位回答解决问题12个。


开展专项整治,解决沉疴顽疾


瞄准百姓关心、企业关切、社会关注的问题,集中开展行业乱象、各类市场、法治环境、营商环境等整治行动,努力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

——开展行业乱象专项整治。着力整治脱贫攻坚方面突出问题,召开市、县两级扶贫会议48次,工作提醒县级党政负责人1人、分管领导1人、扶贫办主任1人。开展脱贫攻坚“回头看”,排查并整改完成见人见事具体问题954个。开展教育行业作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查处教师师德师风违规违纪案件7起,通报6起。推进中小学“零择校、零择班、零择座、零指定”,建立了教育、公安、自然资源部门协调核查机制,确保入学新生户口、房产证等信息共享并可核查、可追溯。推进医疗卫生行业突出问题整治,开展全市卫生监督“蓝盾行动”,截至目前查处违法案件3起,处罚金额2万元。

——开展各类市场专项整治。检查食品经营业户586户次,排除风险隐患66处,下达责令整改通知5份。对夏季食品和群众关注度较高的生鲜肉、蔬菜、水产品等,进行498批次的重点抽检和快速检测;出动执法人员211人次,检查保健食品生产经营单位161家次,监测保健食品广告61条次;检查药品经营企业764家,已注销《药品经营许可证》17个,建议注销《药品经营许可证》83个,整改药品经营企业207家;开展市场价格巡查检查8653人次,巡查检查农贸市场、超市、果蔬店34809户次,下发提醒告诫书5000余份。查处生活必需品价格违法案件33件,没收违法所得1857.72元,罚款45786.22元;对经营者进行再提醒、再告诫、再督促。

——开展领导干部破坏营商环境问题专项整治。重点整治插手工程项目、违规经商办企业、说情打招呼、新官不理旧账、承诺不兑现,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司法执法不公等问题。年初以来,共查处破坏营商环境问题49起,处理51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46人,组织处理5人。

——开展法治环境专项整治。截至目前,全市政法系统共取消无必要证明68个,实现互联网+政法服务145项,实现“最多跑一次”事项287项。开展案件评查40次,发现瑕疵案件25件,法院再审改判案件1件,检察院提请抗诉案件1件,对司法机关检察建议35件,对行政机关检察建议30个,开展行政执法专项检查2次。依法支持和保障企业有序复工复产。

——开展破坏国有资源问题专项整治。已查处林业行政案件26起。推进“绿卫2019全市森林草原执法专项行动”深入开展,上半年共立刑事案件67起,破获47起,打击处理犯罪嫌疑人58人;查处涉林治安案件6起,处罚10人。推进植被恢复各项工作。截至目前,涉及1191块面积1330.26公顷已完成植被恢复。强化监督检查,切断利用野生动物非法经营的渠道,封停4家野生动物观光场所。

——开展国有资产管理问题专项整治。成立专班,细化任务,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从8月份起对市属企业、森工集团林业局公司的亏损情况、“三重一大”决策事项、财务制度的建立执行情况及经营性和资源性资产情况进行专项检查。目前,已完成美溪林业局公司、乌伊岭林业局公司、新青林业局公司等6个单位检查工作。9月末将全部完成。

——开展旅游环境专项整治。规范文旅市场秩序,强化投诉处理流程,建立12345市长热线与市、县两级文旅部门联系机制。截至目前,共处理涉旅投诉70件。对丰林县、汤旺县等景区进行暗访,加大对旅行社低价揽客,低于成本操作、不签订旅游合同或签订虚假旅游合同以及导游擅自增加购物和另行付费项目等行为的查处力度。


站稳人民立场,推进“办事不求人”


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从让人民满意的事情抓起。

市委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在大力弘扬真抓实干作风中,市委书记赵万山从人民立场出发,调研提出“到最远的地方去、到最困难的地方去、到最破旧的小区去、到最困难的信访问题中去”为民“四最”新要求,为加强作风建设,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向基层延伸提供了目标方向。

今年9月7日,市委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办公室,按照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冯伟泉的批示,把“四最”融入作风整顿中来,通过召开推进会议方式抓落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求落实“四最”以目标为导向尽力而为,以效果为导向量力而行。着力推进底线民生、普惠民生、质量民生,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锚定办事不求人检验服务作风、检验服务效率。

结合常态化疫情防控,做到疫情阻断服务不断。通过伊春政务服务网、“伊春政务通”手机APP等“线上通道”,实行“不见面”审批,最大限度满足企业群众办事需求,市本级网上可办率由80%提升到94%。组建市县两级213人“首席服务员”队伍,开展重点项目落地服务保障“百日会战”,25项“堵点问题”全部解决到位。

加强诚信体系建设,组织对违法失信市场主体进行“黑名单”认定、联合惩戒和公开曝光,指导帮助28家企业进行线上信用修复,完成42条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

市信用排名实现四连升,位列全国134位、全省第7位。全市政务环境财产类登记指标监测满意度全省第三。

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处获得全省满意度测评第一。

扎实推进“清赖行动”,通过个案督办、现场督办紧逼加压,推进问题解决,全市102项失信违诺台账事项,“清零”51项。“互联网+监管”事项市本级已完成目录清单认领1035项,创建检查实施清单416项,围绕重点领域进行监管行为数据补录425项。加快推进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已完成系统部署及测试工作正式上线运行,市县两级职能部门6092项网办流程已重新制作完成并与省级门户对接,制作电子证照模板41种及电子印章76种;清洗转换信用信息1000多万数据量,可查询企业近15万户;代理国家、省开放数据接口202个。

在疫情期间,两级政府增强责任感,从解决实质问题入手,主动做好困难群体救助工作。拨付城乡低保救助资金17766.8万元、特困供养资金1260.8万元,保障了城乡75364名低保对象和1742名特困供养人员基本生活;拨付临时救助资金567.38万元,救助5744人次。

自我考量,重要的是敢于为取得成绩划句号,为不足、短板打问号。新实践大党课永无止境,知重负重,担责践行,才是求质量讲效率的作风党课“开讲啦”的下一个目标方向——在新实践标准下从整体上锤炼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能力、品格和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