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援疆情驻十师

来源:伊报新媒   时间:2020-01-14  

万里援疆情驻十师

——我市对口支援新疆兵团十师北屯市工作综述

黑龙江省第三批对口支援新疆兵团十师北屯市工作开展以来,我市共选派计划内援疆干部人才27名,其中包括11名干部和16名专业技术人员,市政府党组成员范庆华担任我省对口援疆前方指挥部副总指挥、兵团十师分指挥部指挥长。三年来,我市全体援疆干部人才克服来自身体、心理、生活、工作等方面的困难,以北屯为第二故乡,突出重点、找准定位、体现特色、精准发力,诠释了“舍家报国、忠诚担当、团结奉献、创新奋进”的援疆精神,推动对口援疆工作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在十师大地谱写了一支昂扬的新时代“出塞曲”。

高度重视,高位推动,为做好援疆工作提供坚强保障

在十师北屯市博物馆,珍藏着一幅见证友谊的伊春木艺画。这幅名为《两城一家亲》的巨幅木制工艺画长6.75米、宽2.3米,醒目地陈列在十师北屯市博物馆的大厅,将一脉相承的伊春精神和屯垦戍边的兵团精神完美地融合到一起。这是我市为纪念2017年2月15日,伊春市和新疆兵团十师北屯市缔结友好城市赠送的纪念品,见证着两市的友谊。

我市对口支援新疆兵团十师北屯市以来,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对口援疆工作列为重要议事日程,高规格成立了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专门负责协调推进援疆工作,为对口援疆工作有序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特别是2017年两地缔结为友好城市以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先后率团深入十师北屯市考察调研,实地对接援疆工作,并积极推进落实规划外“自选动作”取得显著成果。市委书记赵万山上任伊始,就第一时间听取援疆工作汇报,安排部署推进落实相关工作,为我市援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强保障。同时,援受双方党政领导实现常态化互访,高位推动援疆工作,十师北屯市党委副书记、师长、市长陈芳先后两次到我市对接援疆工作,促进两地交流,增进两地感情。

聚焦产业,加大投入,援疆项目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我以前在外地打工,没法照顾家里。后来听说黑龙江援建了一个黑木耳厂,效益很好。就辞掉工作回来了,现在一年能挣个七八万,日子越过越好,真的要感谢黑龙江对我们的无私援助。”十师一八三团职工左自军高兴地告诉记者。

我市坚持把产业援疆作为对口援疆工作的重点,突出民生主线和需求导向,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结合十师当地实际,在财政压力较大、经济增长乏力、林区改革维艰的困难时期,克服重重压力,经过深入考察调研、反复交流对接,计划外投入资金750万元,并派出食用菌专家团队深入十师一八三团,帮建黑木耳食用菌种植基地一处,支持十师发展黑木耳种植产业。

这个基地总投资2800万元(其中援疆资金2050万元,伊春市计划外投入750万元),总占地面积两万余平方米,包括一个现代化菌包厂、105栋黑木耳种植棚,形成集菌种培育、菌包生产、包装加工、市场销售、有机肥生产为一体的绿色循环生产系统,是北疆目前规模最大、现代化水平最高的食用菌生产基地。其中,我市规划外投入750万元配套建设完成年产200万袋有机黑木耳现代化菌包厂1座。2019年1月,黑木耳菌包厂试生产成功,开始全面生产,预计全面投产后实现产值1500万,将带动团场职工260余人就业。

此外,我市每年将宣传营销费用的10%约200万元,用于十师北屯市重点旅游景区宣传推介、捆绑营销。两地先后携手在青岛、哈尔滨、沈阳等地开展旅游营销推介,宣传十师北屯市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独特的自然景观,有力提升了十师北屯市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白沙湖位于十师一八五团东北部的三连,是十师唯一一个5A级景区,2018年4月,入围“神奇西北100景”。“2018年,白沙湖景区接待游客353.4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27.73亿元,同比增长33.41%和19.06%,这要多亏伊春市帮我们宣传推介。”多次参加营销推介的白沙湖景区导服部主任陈晓琪说道。

创新模式,密切交往,携手共筑“两城一家亲”

市委市政府创新工作载体和模式,精心挑选9个县市(区)与十师8个团场、工业园区,重点在产业发展、技术支持、招商引资、脱贫攻坚等方面开展“一对一”对口支援结对共建,双方交往密切,互动活跃,交流深入,两地开展各类交往交流交融活动30余次,形成“一对一、多层次、全覆盖”结对共建工作格局。

2018年年初,铁力市计划外投资60余万元,选派1名农业专家和2名农业技术人员,帮助一八八团试种60亩水稻,并赠送插秧机、播种器、水稻收割机等农业机械设备。当年9月,水稻喜获丰收,亩产达500公斤以上。铁力市文化艺术团还到一八八团举办“两疆(江)情 一家亲”主题书法摄影作品展、迎新春文艺晚会等活动,受到当地群众的欢迎和点赞。嘉荫县投入50万元用于一八一团武装部营房维修和购置民兵车辆等,向十师北屯市博物馆和一八一团团史馆捐赠仿真恐龙骨架两座。友好区支持一八四团发展黑木耳产业,并派出两名林下经济专家开展为期一年的援疆工作,指导当地职工发展黑木耳种植产业。其他县市(区)在农产品加工、林业病虫害防治、旅游推介、旅游产品开发等方面达成合作意向,在旅游宣传和两地游客互换、蓝莓种植等方面建立合作关系,在园区建设、企业引进、项目推介、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两地商务、工会、文联、工商联、共青团、妇联等部门积极发挥联系广泛优势,双方结对互动,开展丰富多彩的共建活动,形成宽领域、多层次、立体式的交往交流交融的新局面。十师北屯市党委党校到我市开展基层党建、旅游和城市管理等方面干部培训班,十师北屯市中小学生赴我市开展“大爱龙疆 放飞梦想”黑龙江省援疆融情夏令营活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1月,十师北屯市文化交流团到我市开展为期10天的文化交流活动,将远隔千山万水、同在北纬47度线上的两座城市紧紧联系在一起,增进了两地人民之间的了解,深化了两地人民之间的友谊。

立足岗位,发挥优势,树立伊春援疆干部人才良好形象

“全体援疆干部人才舍家报国,倾情奉献,把北屯当家乡,把师市人民当亲人,克服困难,真心融入,将智慧和汗水倾洒在北屯这片美丽的土地上,以实际行动彰显了援疆干部的赤子情怀和龙江风采,谱写了一支昂扬的新时代‘出塞曲’。”十师北屯市党委副书记、师长、市长陈芳高度评价了援疆干部人才。三年来,我市全体援疆干部人才在年度考核中均被评为优秀。

我市援疆干部人才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业务特长,率先垂范,尽职尽责,勇于担当,勤奋工作,在各自工作岗位上取得了突出的工作业绩,助力十师实现跨越式发展,以实际行动和过硬作风赢得了当地干部群众的信任和尊重。

我市检法系统援疆干部谷长国、王秀清、杨振宇多次下团场开展立案、刑事执行、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工作。他们深知作为一名援疆干部工作的特殊性,不敢有任何懈怠,经常加班加点工作到深夜,认真细致地处理每一件案宗,确保了案件质量。我市选派发改、财政、住建部门的三名中期轮换干部分别到十师北屯市发改委、财政局工作。他们推动援疆项目建设,优化援疆资金拨付流程,确保资金拨付安全和有效,发挥了援疆资金综合效益。12名援疆教师利用“一带三”“观摩课”“公开课”“学科讲座”等形式传授教育教学经验,帮带一批优秀教师,激活受援地教育发展内生活力。其中,我市援疆教师梁玉芳所带班级语文成绩中考测试及格率由42.1%提高到100%,平均分由89.2提高到107.28,得到了省委书记张庆伟同志的高度赞扬。两名来自医院的医生和护师分别对口支援十师北屯医院和十师精神卫生中心。其中,铁力市人民医院副院长刘忠华先后完成大中型手术400余例,诊疗患者5000余人,填补了医院多项空白。我市选派两名援疆记者到十师新闻中心工作,他们深入基层团场采访,深度报道援疆项目,在人民网、黑龙江日报、兵团日报、伊春日报、新疆北屯报等媒体播发,为伊春市援疆工作添彩,为十师北屯市经济社会发展助力。

在我市援疆工作队队长、市政府外事办公室主任杨旱雨带领下,全体援疆工作队员始终保持团结和谐、精神饱满、纪律严明、作风扎实的良好精神状态,在十师树立和维护了伊春援疆干部人才的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