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荫县乌拉嘎镇金水村:用好红色资源 发展农文旅产业 擦亮“红色名片”

来源:嘉荫县委办公室时间:2024-11-13   

近年来,随着红色旅游的兴起,嘉荫县乌拉嘎镇金水村将英雄人物、历史文物、遗迹遗址串点成线、连线成面,探索出一条以党建促红色文化、撬动红色旅游的发展模式,全力将金水村建设成为红色文化旅游村。

金水村位于嘉荫县南部山区,地处小兴安岭原始森林深处,抗日战争期间是抗联转道苏联与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联系的主要通道。开辟了途经乌拉嘎金水村的马连——拉宾、结烈河口——卡萨特金诺两条中苏国际通道。抗联三军五师在攻打老金沟时(遭遇日伪军围困),师长王玉生为掩护战友撤退,牺牲在乌拉嘎镇金水村村南。抗日战争时期,更有抗联十一军军长祁致中等100多名抗联将士先后牺牲在乌拉嘎镇金水村附近。先烈们用血肉之躯,在乌拉嘎镇金水村构筑了一道抗击日本侵略者的钢铁长城,抗联烈士们的英雄事迹至今广泛流传。

金水村深入挖掘“红色故事”文旅融合模式,将红色文化与乡村旅游相融合与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与研学体验相结合,让党政干部、中小学生、社会青年等群体在红色旅游中重温红色事迹,感悟红色文化,传承弘扬红色精神。

金水村将红色旅游与休闲农业相结合,让红色资源与农业资源重叠,形成共存、共赢的局面,提升休闲农业和红色旅游的市场竞争优势。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整村推进行动”,围绕红色文化改善村容村貌,充分挖掘红色资源,坚持以文字、文物革命资源为主,充分发挥红色文化阵地的作用,完善红色村庄建设,改造红色景观灯、红色文化铁艺栅栏等,为建设红色村庄奠定坚实基础。金水村结合青山绿水,延伸发展休闲观光农业,让游客在接受红色教育的同时,进行采果、赏花等休闲活动,形成“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服务体系,不断擦亮村庄发展“红色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