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荫县铭记初心突破瓶颈 做好优商便民的“金牌店小二”

来源:市营商局   时间:2020-08-27   


嘉荫县县委、县政府针对群众办事遇到的“烦心事”、企业生产经营碰到的“闹心事”、政务服务存在的“堵心事”,出台有效推进措施,让群众办事更顺心,让企业投资更安心,兑现做好服务企业“金牌店小二”的庄严承诺。

一、吹响营商便民先锋号

(一)以“一门”为基础,推动集成服务

为高效推进“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嘉荫县委、县政府投资8000余万元,高规格新建建筑面积5660万平方米的政务服务大厅,22个县级部门和社会机构共进驻664项行政权力及公共服务事项。进驻单位实行“一把手”签字授权制,首席代表全权负责审批工作,涉及企业设立审批、印章制作、税费缴纳、社会保障、水电气要素配备等均实现“一条龙”服务。企业“进一道门、办所有事”,以“集成”提“效能”。

推进全县“放管服”改革、简化办事流程,组织各单位对照“办事不求人”具体措施,找准突出问题、梳理“办事不求人”事项清单。21家单位确定“办事不求人”事项清单470项,通过县政府网站向社会公布。

协调各部门梳理“最多跑一次”事项清单并作出承诺,第一批承诺单位共17个、承诺事项420项,第二批承诺单位14个、承诺事项177项。

(二)以“一窗”为载体,实行不见面审批

创新“一窗综合办理”模式,将涉企审批的22个行权部门305个服务事项,整合设立1个大综合审批窗口,按照“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限时综窗出件”模式,实行不见面审批;不动产登记、税务、人社、医保、户籍出入境、公积金等分别设置6类小综窗,实行一窗通办。同时,按照“五零承诺服务”创建有关要求,着重围绕服务语言规范、服务设施规范、服务质量规范等7个方面对中心工作人员提出要求。严格执行首问负责、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结等制度,有效破解了“弹簧门”“玻璃门”“旋转门”等一系列群众反映的难点问题。

(三)以“一次”为承诺,实现一次性办结

通过县委县政府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平台,发布办事指南,提供咨询电话,方便企业查询、准备申请材料。申请人到政务大厅综合窗口,交一套资料,综合窗口受理后即转后台相应部门审批,即办件当天出件,坐等可取;承诺件出件后,可通过邮政快递送证上门。通过优化整合,嘉荫县可实现“最多跑一次”的政务服务事项占比达到82%。

二、敲响营商便民进军鼓

(一)建规章、立制度,力求有“法”可依

对县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进行调整,建立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联席会议制度,根据市信用体系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工作要求,先后起草印发了《嘉荫县2020年社会信用体系工作要点》、《嘉荫县2020年社会信用体系工作考核方案》、《嘉荫县开展首届“诚信嘉荫”主题宣传月活动工作方案》等文件,对各乡镇、县直各单位进一步明确工作要求。

(二)强监管,夯基础,鼓励勇争第一

为全县24家成员单位调整“双公示”账号,建立县信用工作交流群,要求各成员单位专人负责本单位“双公示”、“红黑名单”以及各类数据报送工作。

为切实指导各乡镇、各成员单位做好此项工作,我局先后选派业务骨干赴市局学习,采取“一对一”方式,逐单位答疑解惑、面对面指导并采取月排名、季通报的方式,督促各单位积极开展信用工作。

(三)多手段,重宣传,营造浓厚氛围

制定《宣传<黑龙江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活动工作方案》,《诚信宣传月活动方案》,通过LED电子滚动屏、悬挂条幅和微信公众平台推广等方式对《条例》进行宣传。开展以“推进机关效能建设、优化投资发展环境”为主题的大型普法宣传活动,20多家单位通过宣传台、条幅、图版、宣传资料、电子屏等多种形式进行普法宣传,发放各类普法宣传手册400余份。开通了行政服务中心公众号,近3万名群众进行了关注,进一步营造了嘉荫县“人人关心营商环境、人人维护营商环境”的良好舆论氛围。

三、奏响营商便民主旋律

(一)建立优化便民服务新机制

积极建设生活缴费平台,与伊春供热集团公司合作,利用“智慧供热经营收费系统平台”进行网上缴费,与中国邮政集团黑龙江省嘉荫县分公司合作,由该公司代收取暖费业务。“智慧供热经营收费系统平台”的开通,实现了线下资源整合,居民通过“伊春热力宝APP”“华银热电微信公众号”“邮储银行APP”“支付宝”等方式,即可实现网上缴纳取暖费。

(二)建立整治政府失诺失信行为新机制

制定下发《嘉荫县“清赖行动”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嘉环整组办发〔2019〕1号)文件,针对政府以及相关部门以政府换届、相关责任人调整或者政府政策调整等为由失责失信,违法制定政策、签订合同、作出承诺,政府和部门、国家公职人员拒不执行法院判决等损害营商环境突出问题,开展重点整治。政府失信违诺事项已“清零”,提前完成目标任务。

(三)建立健全签约项目落地保障新机制

坚持“问诊于企”“问计于民”,制定了《嘉荫县招商引资项目联审联批工作机制实施方案》。企业通过作出信用承诺,即可实行联审联批,实现容缺办理,有效解决了企业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效率低、环节多、时间长等问题。中国一重新能源发展集团天然气综合利用项目,通过市场主体作出信用承诺后,各部门提前介入,集中办公,简化项目建设审批流程,实现由串联到并联审批的一站式办公模式,将建设项目审批时限由120个工作日压缩到83个工作日。通过实施联审联批,项目于6月末开工建设。